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阿里研究院郝建彬:数字经济释放中国就业新红利

发布时间:2018-07-03 15:23:37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站长网
导读:6月20日,人社部就业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出席,邀请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张志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车伟,阿里研究院学委会秘书长、就业研究中心主

今年初,阿里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人工智能与就业专项合作,联合针对平台1200余家受访商家调研访谈显示:近年来,商家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双十一定律:今年双十一交易峰值,将是第二年交易常态),客观上要求商家向技术进步(人工智能等)要红利。智能工具的使用可能会替代少量就业人员,但其通过大幅提升电商业绩,创造了更多新兴岗位就业,同时提高了岗位人员收入。


阿里巴巴实践表明:超八成商家已经采用平台提供的人工智能工具。使用了智能工具的电商,其销售额总量、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以及人均销售额均显著大于未使用智能工具的电商。使用前三的智能工具是智能客服、智能化店面设计和生意参谋,其他智能化工具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仍有发展潜力。


超过80%的受访商家认为,“提高工作效率”是采用智能化工具的主要原因,而只有一半的商家认为“降低人工成本”是使用智能化技术的原因。电商部门70%以上的日常工作内容以重复性工作为主。在新增工作内容中,创新性工作占比明显增加,但仍有六成以上是重复性工作。智能化工具的最大优势在于将人员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电商商家采用智能化工具的空间仍然巨大。


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正向促进超过了负向冲击。目前,未发现三大智能工具对就业岗位的显著替代作用。在少数技术替代人工的商家中,绝大部分被替代人员都获得了转岗或调岗的机会,因智能工具使用直接带来人员消减的情况很少。


关于新就业的四点建议


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从表现形式上看是贸易、产业结构之争,从深层次看是两国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产业链、价值链之争,而决定胜负的关键是“人才之争”。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就业主体正在从制造转向服务,平衡好产业升级、就业转型、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三者关系,建议如下:


第一,转变固有的人工智能“失业论”看法,不断发掘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商行业、新零售等新应用场景的就业岗位。大量具有自主设计和读取数据能力的复合型买手、专业零售服务人才、具有技术背景和零售实践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智能客服背后对机器人“饲养员”,需要对原有客服人员技能升级;未来生产线上,会大量需要给生产数据打标的“数据标签工”,将蓝领工人的经验与数据深度结合……通过创新驱动来解决电商业务快速增长与专业化劳动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对传统岗位进行再造,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升级。


第二,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海外优秀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回国,同时鼓励国内院校注重人工智能领域学术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随着电商业务跨境、跨界、多元化发展,对跨界、交叉学科的人才竞争势必加剧,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人才培养、储备均与业务发展不匹配。因此,在国内高校自主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同时,也应面向全球吸纳高端人才,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


第三,加速电商行业中低端职业培训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适应行业转型对技能水平提出的新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运用,必然要替代低技能和程序性的工作,及早改变教育培养目标与培养理念,加强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商业结合的专业设置,提升数字化技能实训能力,推动职业院校与电商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养“数字化”新蓝领。


第四,提升全民“数字化”素质,提倡终身学习,推动人才技能转型,迎接就业新挑战。回顾历次技术进步,其背后受益的均是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人员,随着电商全球化发展,未来“就业链条”将会打破国界、跨越平台,为了在全球就业链条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应全面提升全民“数字化”、“智能化”能力与素质,倡导终身学习,这样才能在技术进步浪潮下,趋利避害,抢占先机。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