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交互 > 正文

首都机场:三年,创建一个智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发布时间:2021-11-21 12:51:03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互联网
导读: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场,首都机场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9000万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这里,平均每分钟就有两架飞机降落,每天迎来送往的航班流量达到了1700架次。 而这背后,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都机场)1600多人的服务。大多数大型
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场,首都机场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9000万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这里,平均每分钟就有两架飞机降落,每天迎来送往的航班流量达到了1700架次。
 
而这背后,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都机场”)1600多人的服务。大多数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快速熟悉和了解这上千位的员工和复杂的机场业务,放在以前,用最原始的操作就是——约谈。
 
但在首都机场,所有新上任的管理者只需要通过内部最新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点几下鼠标,1600多位员工的多维度信息便一览无遗。
 
“这就是系统带来的价值。”首都机场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裴岚对记者说。
 
首都机场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裴岚
 
系统的建设并不像“点几下鼠标”那么简单
 
据介绍,在与IBM携手下,从2015年9月至今该项目的建设已完成了三期。目前存储的数据达到126万条,除了2万余条的人员基础数据,其中还包括了10万余条的薪酬数据,2万余条的员工服务申请数据,及29万余条的组织数据等等。
 
这些数据除了被用于员工的日常管理,也成为了公司管理层及其它业务部门进行决策的辅助。对此,非常重要的前提是——互联互通。
 
而这背后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建设,其实并不像“点几下鼠标”那么简单。
 
虽然在此之前,首都机场也尝试过其它几个不同的人力资源系统,但由于机场业务的复杂性、管理流程的多变性,以及系统难以适应业务扩展及后期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最终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裴岚表示,这些尝试的不成功,归根结底还在于公司自身对于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和未来的布局没有完整的规划。因此,在淌过了“坑”之后,公司也意识到,系统项目前期的蓝图规划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出于此,首都机场在对上百项业务进行梳理并固化成标准流程之后,做了详细清晰的项目蓝图规划,并明确了“1+2+N模式”的建设思路,即以一个管理中枢为中心,以人力资源门户和移动应用APP为两翼,N则代表支撑起公司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目前系统建设历程已经走了将近三年,,作为该系统的实施负责人之一的刘铠铭,介绍了在每一个项目阶段所设定的不同目标。
 
“具体而言,第一期是以SAP ECC为核心,以移动APP和HR门户端为集成平台,让人力资源部门彻底告别手工管理时代;第二期是在对一期系统功能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通过移动APP增加员工之间的黏性,将各种员工服务申请的办理都搬到线上,全面进入人力资源管理的E时代;第三期是围绕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理念,为管理层及其它业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他表示。
 
如今看来,目标都在一一实现
 
在系统上线之前,首都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比如:数据录入还以Excel报表的形式为主,导致员工信息不完整、基础数据不准确、掌握信息不成体系,难以挖掘人才价值;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过于繁琐,难以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人力资源与公司业务系统之间,其它部门各业务模块之间的集成程度低,难以实现标准化管控和数据共享;由于机场各个业务部门的服务地点分散,使得申请员工服务的办理手续非常复杂等。
 
而随着前两期项目的完工,首都机场的员工考勤绩效、通知公告、员工服务等业务全部都转移到了线上甚至是移动端上,并且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业务的完整覆盖,通过内部接口通道连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门户和移动应用三个支柱,帮助首都机场全面进入了人力资源数字化移动管理的新阶段。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